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市场 > 正文

【地灾微课堂】地质灾害避险自救的流程

发布时间:2023-10-22 来源: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四个避险须知




  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让受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每个居民了解当地地质灾害基本情况,知道避灾场地、熟悉撤离路线、认清预警信号、懂得自救互救。同时根据当地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诱发因素和群众防灾的实际需要,选定符合当地实际、简易适用的监测预警方法、撤离路线,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使群众对培训内容能深刻领会,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际运用。



  

  











  一.知道避灾场地









  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是指能够保障处于易受突发性地质灾害威胁区域的群众灾后或临灾前,可避险和得到临时救助的安全场所。每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应该设置不少于1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当地政府及部门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避灾场所,以便在灾害发生时提高避险效率。

  









  二.熟悉撤离路线









  1.撤离路线应尽可能避开滑坡的滑移方向或泥石流可能经过的地段,不能穿越危险区,撤离路线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定,并告知受地质灾害威胁区域内的所有人员。

  2.得到预警信息即将发生地质灾害时,要按照事先制定的路线迅速撤离到指定位置。

  

  





  











  三.认清预警信号










  地质灾害预警共分蓝黄橙红四个级别:

  蓝色预警是预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一般;

  黄色预警是预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橙色预警是预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

  红色预警是预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大。

  根据预警级别,各地应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制办法,制定的预警信号必须是唯一的,不能乱用,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

  

  









  四.懂得自救互救










  1.地质灾害发生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

  2.对于尚未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区,一旦发现可疑的地质灾害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同时组织周边群众迅速撤离危险区。当地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3.发生地质灾害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受伤时应呼救“120”。“120”是全国统一的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凡遇到重大灾害事件、意外伤害事故、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突发急症时,在对伤员或病人实施必须的现场救护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呼救“120”,寻求急救中心的援助。

  

  

  


原文链接:https://zrzy.guizhou.gov.cn/wzgb/xwzx/xtyw1/202310/t20231020_828196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