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水后马铃薯病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强降雨及持续高湿环境极易诱发马铃薯多种病害,其中晚疫病、早疫病等病害蔓延迅速、危害严重。为科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农户种植收益,特制定以下防控技术措施:
一、预防措施
(一)及时排水降湿:雨后需第一时间清理田间排水沟渠,彻底排出积水,避免地块长时间淹水。待土壤湿度降至适宜程度(手握成团轻触即散),对未封垄地块进行浅中耕,增强土壤透气性,加速表层水分蒸发,从环境上抑制病害滋生;
(二)药剂预防:排水后可喷施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对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进行早期预防;同时搭配芸苔素内酯 + 磷酸二氢钾喷施,提升植株抗逆能力。若植株长势较弱,可适当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10-15公斤),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二、病害识别
(一)晚疫病:叶片初现水浸状暗绿色小斑,迅速扩大为边缘模糊的褐色病斑,高湿时病斑背面(尤其叶背)产生白色霉层;茎秆和叶柄出现黑褐色条斑;薯块表面呈不规则褐色凹陷,切开后内部为锈褐色坏死组织;
(二)早疫病:叶片产生近圆形深褐色病斑,具明显同心轮纹,病斑质地干燥,一般无霉层或仅见稀疏霉层;
(三)黑胫病:植株表现萎蔫,茎基部出现黑色腐烂,严重时整株倒伏。
(四)软腐病:薯块发病后呈软腐状,伴有强烈恶臭味,易腐烂流汁。
(五)炭疽病:叶片或茎部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褐色,有时可见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
(六)黄萎病与枯萎病:两者均表现为植株萎蔫、叶片变黄,黄萎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枯萎病则全株迅速萎蔫;茎基部维管束变褐,潮湿时可能产生霉层。
(七)气生茎腐病:茎秆气生部分出现褐色腐烂,严重时茎秆折断,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稀疏白色菌丝。
三、药剂推荐
(一)晚疫病:可选用甲霜・锰锌、代森锰锌、霜脲・锰锌、烯酰吗啉、嘧菌酯、氟菌・霜霉威等药剂喷雾防治,间隔7-10 天,连续喷施2-3次。
(二)早疫病:推荐使用代森锰锌、丙环唑、嘧菌酯、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苯甲・嘧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2-3次,间隔7天。
(三)黑胫病:选用春蕾・喹啉酮、噻霉酮等杀菌剂喷淋茎基部或灌根,重点喷施茎基部土壤表层。
(四)炭疽病:可选用代森锰锌、丙环唑、嘧菌酯、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苯甲・嘧菌酯等药剂喷雾,兼顾叶片和茎部。
(五)黄萎病、枯萎病:采用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等生物菌剂滴灌或喷淋;或选用嘧菌酯、甲基托布津+恶霉灵混合液灌根,每株灌药量200-300毫升。
(六)气生茎腐病:选用春雷霉素、噻唑酮或噻霉酮等药剂,对茎部进行喷淋、滴灌或灌根处理,重点喷施发病部位。
四、注意事项
(一)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规定的浓度、用量和施药时期操作,避免擅自加大剂量导致药害。
(二)坚持“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轮换使用”原则,如防治晚疫病时,避免长期单一使用烯酰吗啉类药剂,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
(三)喷药应选择晴朗无风天气,避开高温时段(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若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需及时补喷,补喷时可适当降低药剂浓度。
(四)发现中心病株(单株或小片发病植株),立即连根带土拔除,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病穴周围撒施生石灰消毒,防止病害扩散。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yw/nszd/hhht/202508/t20250801_27678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0-07-15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5-13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4-01-12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0-05-13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4-28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3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4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8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热门资讯
2020-07-15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5-13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4-01-12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0-05-13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4-28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3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4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8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