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知识 > 正文

秋季农作物管理指南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秋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转折期”——既有晚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成熟冲刺,也有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的品质形成阶段,同时面临气温骤降、干旱或阴雨、病虫害高发等挑战。不同作物需结合自身生长特性,针对性落实管理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气候影响,保障产量与品质。

  一、水稻(晚稻为主)水分管理

  晚稻处于乳熟至完熟期,需避免“过早断水”和“积水烂根”。土壤黏性强的田块,在蜡熟期(籽粒呈蜡状)提前5-7天排水,沙性土壤可推迟至完熟前3-4天断水,确保收割时土壤干爽不泥泞;若遇连续阴雨,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稻穗发芽、倒伏。养分补充:若叶片出现发黄早衰迹象,叶面喷施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延长功能叶寿命,促进灌浆;忌后期追施氮肥,避免贪青晚熟。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选用低毒高效农药(如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喷药时避开雨天,确保药液附着均匀。

  二、大豆(秋大豆或晚熟春大豆)水分调控

  结荚鼓粒期需水量大,若遇干旱,及时小水漫灌(忌大水漫灌),保持土壤含水量70%-80%;若雨水过多,疏通田间排水沟,防止根系腐烂、豆荚霉变。品质保障:鼓粒期叶面喷施0.1%钼酸铵+0.2%磷酸二氢钾溶液,提升籽粒饱满度;鲜食大豆可喷施0.5%尿素溶液,延长豆荚保绿期,推迟采收。收获时机:籽粒变硬、豆荚变黄时及时收获,避免过晚导致豆荚炸裂、籽粒脱落;收获后晾晒至含水量12%以下,防止储存时霉变。

  三、玉米(秋播玉米或夏玉米晚熟品种)防早衰与倒伏

  叶片发黄时喷施叶面肥(如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增强抗逆性;若植株高大、根系不牢,遇大风前可适当培土,或喷施矮壮素(前期未喷时),降低倒伏风险。促成熟:若预计降温早,可在乳熟期喷施乙烯利,加速籽粒脱水成熟,避免低温导致籽粒冻伤;但鲜食甜玉米忌用,防止影响口感。病虫害防控:重点防治玉米螟、蚜虫和大斑病,玉米螟可采用颗粒剂丢心防治,蚜虫用吡虫啉喷雾,大斑病用苯醚甲环唑喷施。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yw/nszd/bt/202509/t20250919_27926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