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知识 > 正文

紫花苜蓿黄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一、病害分布及危害

  紫花苜蓿黄萎病是一种由苜蓿轮枝孢菌引起的毁灭性的系统侵染性真菌病害,在发病严重的种植地可减产50%左右,植株生长年限大大缩短,常使一些感病紫花苜蓿草地在第三年即失去利用价值,给牧草产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二、症状识别要点

  发病植株叶色发黄,生长缓慢,天热时病株出现萎垂现象,严重时茎秆枯死、植株死亡。发病初期叶尖常有"V"形褪绿斑,后失水变干,变干的小叶常呈现粉红色;剖开病茎和病根,木质部维管组织呈现黄褐色。

  1.田间分布特征

  田间分布不均匀,一些区域发生多,一些区域少或无,发病存活植株和死亡植株点片状分布

  2.叶片上的症状

  同一植株上全部枝条或部分枝条发病而其他枝条健康,发病枝条上的大部分叶片由基部向叶尖逐渐变黄,或均匀变黄,叶片症状是诊断此病的主要依据。随着植株长高和枝叶增多,植株基部的叶片先出现症状,由下而上叶片陆续变黄。苜蓿病毒病也可导致叶片变黄,但此症状与苜蓿病毒的区别之处在于发生苜蓿病毒病的整个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变色,而此病则无黄绿相间。紫花苜蓿根腐病从叶片边缘干枯,且顶稍叶片先发病干枯,发病枝条的全部叶片无一例外干枯,与此病不同。

  3.茎秆上的症状

  发病枝条长期保持绿色,即使发病枝条上全部叶片干枯了,但茎秆仍长期保持绿色,此症状与苜蓿炭疽病的不同之处在于苜蓿炭疽病导致枝条上的全部叶片干枯时茎秆叶干枯,很快呈草枯白色。

  4.根部的症状

  发病植株的根皮层与根中柱交界处变黄最明显,中柱的维管束多变黄。

  5.整株的症状

  发病枝条比健康枝条矮小,且多不能开花结实,而同一植株上未发病或后期发病的枝条可正常开花结实。

  6.最佳识别时间

  在返青2周左右或刈割后1周左右即可观察到症状,拔节至开花期症状最明显,但在结实期至成熟期因早期发病的枝条枯死而后期发病的枝条上症状不明显导致田间识别困难。

  三、病原物

  病原为苜蓿轮枝菌,是我国第276号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根据田间表现进行观察是经验法,更为准确的诊断方法为在实验室分离出其病菌,方法为:将田间出现以上症状的枝条带回室内,剪切茎秆分离,表面消毒,切成小块,放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上培养,24小时就可生长出菌丝,一周时菌落白色,后变黑,且通常100%的茎段上长出菌落。获得的菌落生长1周后将菌落挑少许,放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即可观察到其病菌苜蓿轮枝孢的分生孢子梗和孢子。

  四、防治措施

  该病害为我国检疫性病害,一经发现应首先应上报到当地林草或农业主管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封杀:

  1.调查检疫性病害的发生范围,划定疫区;

  2.彻底铲除发病首蓿田,销毁全部茎叶;

  3.用灭生性农药喷洒草地,深翻草地,挖出草根并销毁;

  4.召回在此疫区生产的全部草料及种子,集中销毁。

  (饲料饲草技术与检测科 付月姣)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yw/nszd/tl/202506/t20250611_27383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