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知识 > 正文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害发生区防治处置率达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5%以上,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原则,突出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着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取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天敌保护利用和中后期病虫绿色防治技术,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控措施

  (一)粘虫等蛀食性害虫

  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成虫发生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心叶期幼虫低龄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酰胺类、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等杀虫剂喷雾防治。抓住低龄幼虫防控最佳时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

  (二)地下害虫、蚜虫等苗期害虫

  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可用含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杀虫剂与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或丁硫克百威复配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

  (三)玉米大斑病

  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健康栽培。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球孢白僵菌生物制剂或苯醚甲环唑、丁香菌酯、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等杀菌剂喷施。

  (四)双斑长跗萤叶甲

  在玉米吐丝授粉期,平均单穗花丝超过5头时进行防治,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嗪、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喷施,重点喷施果穗花丝等部位。

  (五)瘤黑粉、丝黑穗病

  选用抗耐病品种,及时排涝。利用含有精甲·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

  采取秸秆综合利用、打包离田、粉碎还田、深耕土壤、播前灭茬,压低病虫源基数。

  (二)成虫诱杀技术

  在害虫成虫羽化期,使用性诱剂诱杀、杀虫灯诱杀技术。

  (三)种子处理技术

  根据地下害虫、种传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

  (四)苗期害虫防治技术

  根据苗期害虫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杀虫剂喷雾防治。当季使用过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五)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

  根据叶斑病、蚜虫和双斑长跗萤叶甲等病虫发生情况,合理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病虫为害。宜使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航化作业提升防控效率和效果。

  五、注意事项

  (一)食诱、性诱、灯诱技术应大面积连片应用,灯光诱杀注意在害虫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夜间活跃时段使用。

  (二)注重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

  (三)种植转基因抗虫玉米时,应注意非靶标害虫的防控。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yw/nszd/wlcb/202501/t20250102_26474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