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焦点 > 正文

398座绿色矿山星罗棋布!内蒙古交出矿业转型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八月,包头白云鄂博矿区的风掠过新栽的沙棘苗,智能喷淋系统在矿坡上织出薄薄水雾。8月1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远处,矿坑深处电铲车精准作业,苜蓿草在修复后的边坡上连成绿浪。  

  

  白云鄂博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区。

  内蒙古的矿山转型是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作为国家能源与战略资源的“压舱石”,这里矿产种类丰富,矿山数量众多,最多时达数千个,计划经济时期粗放的开发也留下了生态旧痕。而如今,398座绿色矿山星罗棋布,数量跃居全国前列。从包钢白云鄂博铁矿覆土育新苗,到宝山矿业封闭车间内粉尘监测仪闪烁,绿色变革已渗透至采矿的毛细血管。

  

  包钢集团矿山治理项目。

  转型的引擎是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内蒙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明确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建、社会监督的绿色矿业发展机制,自治区13个部门联动构建“绿色矿山支持措施”,9个部门协同强化小型矿山参照绿色矿山管理,九大行业地方标准精准落地。政策工具箱层层打开:金融创新推出“绿色矿山治理贷”,资源、节能、环保等税务减免助力企业前行,科技资金直指绿色开采技术痛点。赤峰吉隆矿业以6400万科技创新投入实现井下充填节水40%,包钢白云鄂博铁矿主矿岩石胶运系统年回收资源294万吨——绿色账本与经济账本在此叠加增效。 

  

  35米高的排土场绿波荡漾。

  然而,绿色之路绝非坦途。虽然绿色矿山的名单逐步增长,但生产矿山整体转型的步伐尚未完全跟上,大中型矿山的建设目标远未达成。治理欠账与动态监管的压力如影随形,已有先行者因未能持续投入而退出名录。资源大区的转型,仍在深水区跋涉。

  

  参观者徜徉在矿山项目治理区。

  “十四五”期间,矿山生态修复面积达980平方公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超额完成任务。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发展逻辑的重构。当新《矿产资源法》将绿色矿山写入法律,当非煤矿山整合退出战役在乌海等地打响,一场从“小散乱”转向“大集约”的产业革命已然启动。

  

  绿草葱茏的矿山坡。

  站在白云鄂博的矿坑旁,目光所及处,冰草与苜蓿混种的草浪与无人铲车构成奇妙图景。“到2028年,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要建成绿色矿山。”内蒙古的决心,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嘱托的回应,更是一场关于生存方式的思辨——当铁臂不再只为攫取资源,当矿山学会与草原共生,北疆大地正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辩证法则。

  

  项目区内湖泊里天鹅游弋。

  白云鄂博的矿坑深处,电铲车仍在不知疲倦地装载。而地平线上,新生的沙棘苗正把根系扎进覆土,默默丈量着这片土地从灰黄走向青绿的距离。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新闻编辑:杨洪梅

  


原文链接:https://zrzy.nmg.gov.cn/xwdt/mtbd/202509/t20250910_27877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