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滨州:盐碱滩种出“生态枣”绿了土地甜了日子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你瞅瞅这地,40年前全是白花花的碱,脚踩上去硬邦邦,种啥死啥。现在呢?土松得能攥出泥,冬枣树长得比人高,连路边都冒出野草野花了!”近日,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56岁的枣农王春军在枣园里忙碌着。他身后,成片的冬枣树枝繁叶茂,红彤彤的果实挂在枝头,大棚里满是清甜。

  9月底的冬枣节上,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授牌“沾化冬枣”特色产业创新基地。有了国字号招牌的激励,王春军信心更足了。

  沾化地处黄河故道,“种一葫芦收不了半瓢”曾是当地农业的真实写照。然而,冬枣却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出适应性。说起冬枣对盐碱地的改变,王春军打开了话匣子:“最早俺们也不敢种,怕白忙活。后来镇上组织去学技术,才知道冬枣的根是‘宝贝’,它不往深扎,就在地表横向长,密密麻麻的根须能把板结的盐碱土给‘扒松’,还能固住土,风再大也刮不起沙了。那片老枣林种了快30年,以前是荒滩,现在树下的土都变黑了。”

  同时,沾化坚持绿色种植理念,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王春军现在在学“覆草保墒”,冬枣园里不仅不除草,还种草。草能吸走地里多余的盐分,腐烂了还能当肥料,瓢虫、草蛉这些吃蚜虫的“益虫”也多了。“前阵子有个专家说,这叫‘改善生态’,俺听不懂,但俺知道,现在打药比以前少了一半,冬枣吃着更放心,地里的鸟也多了,经常能看见麻雀、喜鹊在树上搭窝。”王春军说。

  夕阳西下,王春军摘下一串冬枣递给记者:“你尝尝,这枣甜不?俺们种冬枣,不光赚了钱,更重要的是把这没人要的盐碱滩,‘养’成了能长庄稼、能住鸟儿的绿土地。往后俺还想接着种,让孙子也看看,他爷爷种的冬枣,不光甜了日子,还绿了这片地!”

  2024年,沾化区冬枣产量达6.6亿斤,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更多枣农在这片盐碱地上尝到了“生态枣”的甜头。(大众日报记者程芃芃  沾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建彬  通讯员李秀玲参与采写)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dfdt/202510/t20251020_48568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