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嘎桑加才: 高原之子的奋斗之歌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初见嘎桑加才,完全看不出是位“90后”,脸上满是羌塘风雪的镌刻和紫外线暴晒的黝黑。从2017年到2025年,8年间,嘎桑加才从一名青涩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带领近3万牧民增收的产业带头人。他最珍视的,是牧民们给他起的外号——“草原上的好孩子”。

  “父母总说,草原的孩子不能忘了根。”这句朴实的话,让他毅然背起行囊,回到了那片生养他的土地。彼时,国家脱贫攻坚的号角正响彻雪域高原,西藏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刚刚成立,这个承载着“让草原资源变财富”愿景的企业,成了嘎桑加才的奋斗起点。

  在嘎桑加才的人生字典里,“奋斗”二字始终是关键词。2017年12月,刚入职不久的他,每天骑着摩托车穿梭在草原与加工厂之间。“那时候条件苦,冬天摩托车打不着火,就推着走几公里,手冻得像红萝卜,心里却热乎乎的。”

  凭借突出的业绩和担当,嘎桑加才全票当选公司董事长。短短两年时间,从普通员工到企业掌舵人,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深耕细作。“不是我个人有多优秀,是时代给了机会,是团队给了力量。”面对荣誉,他总是这样谦逊。

  如今,嘎尔德公司已建成现代化标准乳制品生产线,日加工牦牛奶最高达到10吨,产品保质期从最初的15天延长到6个月,攻克了高原乳制品“走不出藏北”的难题。“能让藏北的好东西被更多人知道,再累也值。”看着门店里忙碌的景象,嘎桑加才的笑容格外真挚。

  “企业赚了钱不算本事,让牧民口袋鼓起来才是真本事。”这是嘎桑加才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土生土长的草原人,他最懂牧民的期盼——不离乡、不离土,也能过上好日子。

  在他的推动下,公司始终把“带动牧民增收”作为重要目标。

  通过“公司+基地+农民合作社+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牧民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获益。“藏北的牦牛是宝贝,但光靠天吃饭不行,得用科技给它‘赋能’。”2020年,嘎桑加才带队远赴北京,敲开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大门。凭着这份诚意,双方达成合作,共同开展“高原牦牛生态养殖与乳制品加工”研究。

  牧区辽阔、牧场分散、交通不便,牧民的牦牛奶除了自己加工食用外,多余的很少能够变现,销售难成了制约牧民增收的现实问题。这些年他用了很大精力去打通这个堵点,先后在乡镇一级建成收奶站15个,解决牧民售奶难题,惠及牧民5889户。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960万元,其中为牧民兑现奶款2500多万元,促进户均增收约4300元。

  2023年,“那曲牦牛乳”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这背后,是嘎桑加才团队连续3年跑遍多个牧场、收集大量检测样本的坚守。

  在藏北草原乡村振兴路上,嘎桑加才还有更多的打算:扩建冷链物流中心,让牦牛奶能送到更远的地方;开发牦牛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挤牛奶、做酸奶的乐趣;打造牧民技能培训体系,让更多人掌握科学养殖技术,他也将继续为此而努力。(中国农网记者李鹏)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
原文链接: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sn/202510/t20251017_5043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