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铁牛”奔腾助增收 ——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色定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图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色定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收割机在为村民收割青稞。记者马晓艳摄

  

  图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色定村村民秋收场景。记者马晓艳摄

  金秋的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金黄的青稞翻着波浪,4台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其间,巨大的拨禾轮把青稞卷进机身,秸秆碎屑在空中划出金色弧线,青稞麦粒如瀑布般泻进拖拉机斗……

  “现在,我们两口子在家就能把31亩地收完,空闲时还能去市里打工。”村民次旦顿珠跳下拖拉机,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次旦顿珠一家5口人,以前每到秋收时,主要靠人工收割青稞,需要十天左右才能收完;今年合作社的联合收割机来帮忙,一天就能搞定,一亩地只需花费80元,“其余时间我在日喀则市区打工,一年能挣四五万元。”

  让次旦顿珠受益的,是色定村党支部领办的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

  色定村是东嘎乡的农业大村,全村有耕地2360多亩,其中高标准农田2180亩。

  “那时候一到秋收,全村要忙活一个多月才能把青稞收完,自家忙不过来,请人帮忙人工费每天每人要300元。”色定村党支部书记琼达回忆以前的情形。

  2019年,色定村党支部因地制宜,以农业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仅靠两台旋耕播种一体机,在村民半信半疑的目光中,组建了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

  琼达回忆,合作社成立后的两年,仅能勉强维持运营,有点收入全用来购置新机械。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合作社的规模逐渐发展壮大,直到2021年实现收入40多万元。如今,合作社已经有4台大型拖拉机及配套旋耕播种一体机、5台联合收割机和2台打包机,总价值200多万元。“现在,我们村的2180亩高标准农田全部实现机械化收割,10天左右就能收完,还能通过给周边村民收割青稞增加收入。”琼达说,2024年,合作社实现收入62万元,其中50万元直接分红给社员。

  效率提升的同时,产量稳步增长。“我们统一引进‘喜马拉22号’青稞良种,以前播种量一亩要45斤,现在精量点播30斤就够,亩均省种15斤,产量却从450斤提高到850斤。”色定村科技专干次仁普赤指着田里挺拔的青稞说,从品种选择、药剂拌种到病虫害统防统治,她对全村农业生产进行全程指导。

  如今的合作社,已经从单纯的“耕种收”服务,拓展到种子包衣、牧草打包等全链条业务,服务范围从色定村辐射到周边5个村。在色定村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村子逐渐成立合作社,走上农业机械化道路。东嘎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米玛罗杰告诉记者,色定村的示范效应就像滚雪球:2019年,全乡只有色定村1个农机合作社,今年发展到6个村成立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村民尝到了机械化生产的甜头。

  “下一步,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全程托管服务。”站在田埂上,琼达望着远处忙碌的机械,眼里充满憧憬,“到那时,村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从春天播种开始,到秋天丰收时节,全程都不用操心,只管安心外出务工。”

  未来,色定村村民的日子,必定像这丰收的青稞一样,盛满沉甸甸的喜悦。(记者马晓艳)

  

<
原文链接:http://nynct.xizang.gov.cn/xwzx/tpxw/202510/t20251015_5038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