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焦点 > 正文

这块试验田,收获不一般

发布时间:2025-10-29 来源: 农业农村部 作者:佚名

  

  10月15日,位于宁晋县的河北大曹庄农场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玉米试验田里,一群特殊的“劳动者”正与时间赛跑。一人多高的玉米秆间,副站长代继军带领育种人员,手拿记录本和采样袋,抓紧收获成熟的玉米。

  这片230亩的试验田,密密麻麻种植着约5000个玉米品系。每个品系都要单独收获、单独装袋、单独贴标签,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里的收获现场,与普通农田有所不同。它没有大规模的机械轰鸣,而是精细的手工作业。只见人们一手抓住玉米秆,一手握住玉米棒,稍一用力就咔嚓一声掰下。

  “注意不要把玉米籽粒碰掉了,标签一定要和收获的玉米品系对应,一个都不能错。”代继军时不时提醒大伙儿。他将采下的玉米棒轻轻放入专用纱网袋,并系紧标签。“别小看这一个动作,每个玉米品系都要记录准确,确保‘对号入座’,数据链要是从这里断了,前面所有的辛苦都白费了。”代继军说。

  近年来,为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农业专家们明确了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的主攻方向,选育高产、抗病、耐逆的玉米品种。

  “前一阵连续阴雨天,地里下不去,我们干着急。趁着这两天不下雨了,我们赶紧把所有的试验品系收完。”代继军说。

  育种人员李晨旭拿着记录本,穿梭在试验田里,记录着每一行玉米实收穗数、穗腐数等关键数据,为后续的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依据。

  “看这秆子,多壮实,抗倒伏能力应该不错。穗位整齐,苞叶包裹严实,籽粒饱满,是个好苗子。”在田间的空地上,李晨旭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对同事说。

  代继军也凑近观察:“这个品系秃尖率也很低,几乎看不到缺粒。”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接着嘱咐,数据一定要记准确,成败都在细节里。

  行走在试验田里,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同品系的玉米在株型、穗型上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品系果穗硕大,籽粒排列紧密;有的则茎秆坚韧,显示出良好的抗风能力。这些直观的对比,让每一个品系在公平的“赛场”上,更好地展现其产量潜力和抗逆特性。

  交谈声、记录数据的报数声、玉米秆轻微的摩擦声,交织成一曲动听的田间劳动乐章。接下来,育种人员将收获的玉米运到田边的水泥场地晾晒,等玉米晾晒好后,他们会对其进行考种。

  “早一天完成考种,数据就能早一天进入分析阶段,我们培育高产、抗逆玉米新品种的进程就能加快一步。这不仅关系着当下的收成,更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再辛苦都值了。”河北大曹庄农场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站长张文杰说。(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510/t20251022_647843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