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咨询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曲靖市答好五问促进农民增收 富源县支持发展“四小”庭院经济激发群体增收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为拓展弱劳力、半劳力等低收入群体增收渠道,曲靖市富源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引导农户利用闲置空房、地块,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经营、小作坊“四小”庭院经济,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累计带动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3574户10365人,户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

  

  

  

  精耕庭院“巴掌地”,种出四季好收益。立足全县蔬菜、黄桃、软籽石榴、猕猴桃等特色产业优势,采取“大产业+小庭院”发展模式,鼓励引导农户在庭院及周边“见缝插针”搞“小种植”。大河镇白马村依托桃源溪谷黄桃基地,带动十字路、邓家鱼塘村24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种植黄桃650株,户均增收1250元。十八连山镇腊甲村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260户农户种植猕猴桃,户均增收3000元。中安街道寨子口社区、胜境街道镇洗洋塘社区、老厂镇新角村等11个村(社区)利用产业集群规模和产业链发展优势,引导380户在自家庭院种植白菜、葱、蒜、辣椒等应季蔬菜320亩,户均增收2200元。

  

  

  

  做精庭院“生态圈”,养出特色好“钱景”。着眼推动种养循环,推广“小规模、高品质”养殖模式,鼓励引导农户发展大河乌猪、鸡、鸭、鹅、兔等家畜家禽特色“小养殖”。依托龙头企业云南东恒经贸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的“四统一”模式,在全县推广大河乌猪养殖示范村9个,带动460户农户养殖大河乌猪4500头,户均增收7500元以上。富村镇古木村村民刘小华利用庭院空闲区域搭建鸡舍,养殖200余只土鸡,年销售额达4万余元。黄泥河镇布古村、龙潭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引导16户农户养殖蜜蜂84箱,户均增收3000元。

  

  盘活庭院“边角料”,点亮门口好商机。依托集镇周边小集市、“乡街子”、旅居村,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开办小超市、小卖部、小餐饮、理发店、修理店等,发展便民服务“小经营”。富村镇松子山村、营上镇岩头村、大河镇白马村自筹资金建设改造“乡街子”,引导周边农户开设“杀猪饭”小餐馆,每年吸引本地及周边村民超10万人次,户均年增收4万元。十八连山镇雨汪社区、墨红镇墨红社区、大河镇脑上社区、营上镇民家社区等33户通过开设农机销售、维修店,可实现户年均收入6万元。老厂镇迤德黑村、中安街道石缸社区通过开设摩托、家电等设备维修店,实现户年均收入5万元。

  

  传承乡土“老手艺”,做出地道好产品。依托传统技艺非遗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开办家庭“小作坊”,加工制作各类农副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增收。富村社区发展魔芋加工作坊8家,古法制作“魔芋豆腐”“魔芋面条”等,平均每个加工作坊每年可实现产值5万元。后所镇阿依诺村古法制作踩缸菜、墨红镇世依村制作古法阿依酸菜,带动周边700余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墨红镇省级彝族刺绣传承人李良花通过发展彝族刺绣,实现年均纯收入6万元,带动周边30余户传承刺绣,农户户均增收4800元。古敢乡下笔冲村发展水族刺绣,带动周边20余户传承刺绣,农户增收2100元。大河镇庵子冲村利用紫竹制作葫芦丝、笛子,带动周边50户户均增收3600元。大河镇脑上社区通过制作根雕,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200元。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5/zhoushilianbo-new_1016/14220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咨询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咨询网 t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
客服QQ:871104617